Sully & Thinking, Fast and Slow



晚上臨時起意騎了YouBike去附近的電影院,
看了剛上映的《Sully 薩利機長:哈德遜奇蹟》。

趁記憶猶新,記下幾點感想。




  1. 每個人都克盡職責:不管是當機立斷的機長、遵守SOP的副機長、艙服人員、塔台人員、救難人員、醫護人員... 等等,都在這次事件中盡責地動員起來化險為夷。即便是飛機失事調查委員會的成員,就算再令人反感,他們還是負責任地去質疑機長的迫降決定,我覺得很不容易。
  2. 機長的直覺:連結到最近我在念的一本書《Thinking, Fast and Slow 快思慢想》,書裡有談到什麼時候可以信任(技術)直覺(註)。看電影的時候,我看到機長事發後,不斷想像其他迫降方法但都失敗墜機(創傷後壓力症候群?)。然而這些後視之明都不是在事情發生當下就馬上預想得到的,機長勢必是從他四十幾年的飛行經驗中、感覺出當下的條件不足飛向鄰近的幾個機場,而相信了自己某個直覺,改往平穩但仍有風險的哈德遜河去嘗試迫降。
  3. 媒體的分寸:媒體似乎很容易造神、也很容易落井下石。如何報導才能兼顧事實又合乎情理呢?
  4. 幽默:我很欣賞副機長的幽默呀。
  5. 多麼希望去年在台北發生的空難,也能有這樣的Happy Ending... 我也希望每件不幸的公安事故調查後的結果,都能因此改正系統(不管是機械系統還是人為系統)上的過失。

最後,給自己打打氣,
分手後學習自己一個人踏入電影院,
看了一部好片,等於也是給自己一個鼓勵。
也希望下禮拜坐飛機出差去能一切平安。



(註)《Thinking, Fast and Slow 快思慢想》 (p.316)  假如不能相信主觀的判斷,我們如何評估主觀判斷的效度?辦斷什麼時候可以反映真正的專業?什麼時候會出現效度錯覺?答案來自兩個習得技術的基本條件:
  • 一個很規則、可以被預測的環境。
  • 一個從長久練習中,習得這些規律的機會。

留言

熱門文章